近日成功调解一起宅基地地界矛盾纠纷,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营造了和谐稳定的镇村环境。
纠纷缘起:地界不清引争端
上亭社区村民孟某,因未按照原宅地基面积,占用公共水渠铺设自建房道路,而产生矛盾纠纷。村级调解委员会多次介入调解,始终未能彻底解决问题,进而上报镇综治中心。
部门联动:多方协同破僵局
得知情况后,西华镇镇综治中心迅速启动“部门联动”调解机制,协同自然资源局、司法所、上亭社区村委会及驻村法律顾问组成专项调解小组,深入实地调查取证。取证过程中,调解人员通过查阅土地档案、现场勘测、走访知情群众,厘清了纠纷的根源,明确了划分的地界。再三确定孟某占用的“公共边角地”,为公共水渠,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占为己有。
柔性调解:法理情理相融合
调解伊始,孟某情绪激动,对工作人员的劝说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甚至一度拒绝沟通,声称"祖辈都在这里住,多占一点怎么了"?现场火药味十足。面对这一情况,调解小组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降温处理"——先耐心倾听对方诉求,再用"拉家常"的方式讲政策、摆事实。驻村法律顾问老马掏出宅基地图纸,和孟某算起了"法律账".期间向还向村民孟某普及了《土地法》《民典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一场可能激化的矛盾,就这样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冰消瓦解。整个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顺利化解了矛盾,达成共识:承认占用的“公共边角地”为公共排水渠,并答应立即恢复原貌,严格按照原宅基地面积修建。彻底化解了矛盾,排除了隐患。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问题始终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好事办实,才能更好的践行为民宗旨,彰显为民情怀,才能有效推动各项事业向善向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