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看到北京商报发布的一篇《金融黑灰产怎么治?专访中国互金协会业务一部主任杨彬》一篇报道后深有感触,这也让我们联想到了如今金融信贷贷后风控催收市场的“身份不明”的催收人员,要说网上的那些“逾期负债不用愁,找对方法能让负债者安心上岸”“协商个性化停息分期还款,最高可分5年60个月”“2000元修复征信逾期记录,45天被处理完毕”等等这些都是骗人的,那么我想问问杨主任,既然是骗人的,为何现在的短视频平台此类视频广告还能如此的火热呢?
从以往的实际案例来看,并非所有从事逾期协商,债务违约规划等是一种黑灰产业,因为毕竟有很多写错成功的案例,但是,要说征信修复这重相关的黑产业,虽然有人会相信,但是人数绝对不会多,毕竟,现在的债务人都把自己的个人征信看的很轻且已经出现了信任危机,最关键的是,这并不是现在的负债人关注的重点。
肯定会有人问了,这些负债人不关注自己的个人征信,他们能关注什么呢?他们又能关注些什么呢?
其实,一直以来,不管是负债人还是他们的亲属好友的关注重点都是哪些利用互联网拨号软件及106短信运营商骚扰的催收人员,他们虽然给这些负债人及他们亲属的电话,但他们却无法证实自己身份的合法性,而且他们也无法提供证据证明是银行或网贷平台委托他们进行催收的,更不可能提供证据证明他们所属的催收公司是一家合法的公司,因此,现在的负债人关注的重点就是,这些给他们打电话催款的这些陌生人到底是谁?又该如何核实到他们的身份信息,不夸张的说,负债人关注这些“陌生人的催收人员到底”是谁是由来已久的问题,可至今七年已经过去了,至今依然无法核实到他们的身份信息。
此外,负债人还关注这些银行或网贷平台在委托这些“身份不明”的第三方催收机构时,到底向他们提供了些什么样的信息,为何在负债人逾期时,这些银行或网贷平台能准确无误的找到负债人所有的信息,其中还包括了负债人手机通讯录、通话记录、手机相册等,这些属于负债人重要个人隐私信息是否是这些所谓的银行或网贷平台提供给他们的呢?要不是他们提供的,试问一下,这些身份不明的“陌生人”到底该有多大的能力,能把负债人的个人金融及负债信息、个人隐私信息等摸的这么透彻,这么的清楚呢?
说实话,关于这些银行或网贷平台委外的第三方催收人员暴力催收以及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的问题是由来已久的,最疯狂的时候还导致了多人因为不堪他们的恶意催债行为而选择自杀,还有很多女性负债人因为这些所谓的“催收人员”而被骗走向绝境。
但问题来了,为何明明知道这些所谓的“催收”在催收时使用的互联网拨号软件或106短信运营商,还利用非法获取的负债人手机相册以及通讯录、通话记录来威逼负债人还款是一种很明确且对于社会的稳定性影响非常巨大,甚至还导致了社会出现了不少不稳定因素出现,那么,中国互金协会大到底有没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大家知道,自从被监管之后,这些网贷平台依据监管规定,还号称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神秘的群体,甚至就连委托他们的银行网贷平台以及委托他们的银行或网贷平台都无法核实到这些所谓“催收”的身份。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就连委托这些所谓“催收”的银行或网贷平台都不知道他们是谁呢?那么网贷平台为什么委托他们呢?在委托之前是否核实过这些所谓“催收”公司的资质吗?这一点我们不相信,这些自称为合规的银行或网贷平台是不会不核实的,既然核实过了,这些银行或网贷平台为什么不把他们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的基本信息公示,更何况,这些银行或网贷平台委外的第三方催收机构的基本信息是负债人“知情权”的一部分。
在这篇报道中,杨主任还提及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黑灰产机构以代理维权进行恶意投诉,也为机构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这段话,但我们对于杨主任所说的这段话不认同,中国有一句老话说“不做亏心事,怎怕鬼敲门”,若这些银行或网贷平台没有做过违规的事,怎么会害怕他们的投诉呢?
说的在白一点就是,若银行或网贷平台的运营完全合法合规的话,就算他们能投诉,这样的投诉案件成功吗? 所以,杨主任说的这段话是完全站在了金融机构立场说的这段话,很明显对于受到的伤害的消费者很不公平。
而我们觉得现在中国互金协会的不仅要处理治理这些黑灰产,还要重点治理银行或网贷平台存在的乱象,而且,现在金融领域最乱的并不是金融机构本身,而是信贷催收行业,最关键的是,贷后催收行业还没有一个实际投诉的渠道,当消费者受到侵害之后,只能在相关的投诉平台投诉金融机构,要不然,消费者就得默默承受这些人的陌生人(催收)的恶意骚扰。